以前稻穀收割,全靠人工勞力,每當稻穀成熟,收割季節時,工頭就開始招軍買馬,成立「割稻
班」,投入稻穀收成行列,班員從十幾二十人不等。割稻班工作從;摔桶組立、割稻穗、摔稻穀
、桶後清理、稻穀裝袋、綑草、扛穀包上田頭等等,力氣大的人負責較粗重工作,例如「扛穀包
」,扛穀包走田埂路除了具備力氣外,還要有平衡感,否則常常摔個四腳朝天。所有工作大家都會分工合作、不分彼此,可說是情同手足的大團體。然而割稻機問世後,除了少數較偏僻、路況差,割稻機無法到達的稻田還採用手工割稻外,其他地方的收割作業已全由自動收割機所取代,「割稻班」也就這樣紛紛黯然解散了。
為了讓新一代年青人了解並實際體驗早期稻穀收割作業過程,以及做為地方農業文化的傳承,田
中鎮頂潭社區發展委員會,傾力精心策劃,於今年秋收季節,邀請早期曾參與割稻班的庄裡前輩
們,為年青的下一代講解實地示範,頗受年青人仰慕尊敬。而能夠再次拿起簾刀,拖著笨重的摔
桶機重返稻田,庄裡的伯叔公們,各個感到與有榮焉,大家鼎力配合。拾起過往回憶,大夥兒津
津樂道,像是在開同學會。
↑新聞媒體採訪報導(圖:彰視新聞台 記者蕭漢元)
「摔桶」是較早期讓稻穀脫落的利器,以厚木框成,桶內放置一片階梯式棧板。使用方法是:手
握稻穗用力往棧板摔,使其稻穀脫落,桶邊以竹竿子撐起麻布築牆,以防稻穀外噴,這款的摔桶
使用上蠻費力氣,沒臂力是做不來的,還好後來有半機械式「摔桶」誕生。半機械式雖省臂力,
卻得駛腳力,不過總比用摔的輕鬆多了。
半機械式摔桶裝載一具笨重滾筒,滾筒表面釘有密密麻麻A形鋼絲,下方設有踩板,踩動時由齒
輪媒介帶動滾筒,且必須是滾筒向外旋轉,然後雙手握緊稻穗,輕輕放下接觸滾筒上的鋼絲,雙
手左右來回轉動,使其稻穗完全脫穀,若是稻穗沒握緊或放下太重的話,稻穗會被捲入桶內。
務農者有句諺語說「田頭田尾土地公」。台灣早期農業是主要經濟命脈,農產品收成是家庭主要
經濟來源,為求風調雨順,農作物年年豐收,農民把祈望寄託在「土地公」身上,所以在當時土
地公受尊敬的程度自然不在話下,每遇逢年過節,家家戶戶準備三牲酒禮,於自家門口或耕作田
頭祭拜土地公,祈求保祐農作物無疾長成,而在稻穀收割時,也會燒香焚紙祭拜田頭,一方面感
謝土地公,另方面祈求保祐收割作業順利完成。
彎腰做事挺累人的,可想而知,手工割稻有多麼辛苦!割稻時人員一字排開,人身安全必須相互
顧及,人員之間必須隨時保持一定的距離,以避免簾刀傷到前方人員的後腳筋。
「桶後」工作是將脫落稻穀和渣葉稍做整理分類,然後裝入布袋或米籮,這項工作比較辛苦的地
方是,頭部要承受稻穀脫落剎那的噴力及稻葉渣四散的洗禮,因此負責桶後工作的人員,大都會
將頭部包得緊緊的,只露出眼睛,像是布袋戲中的藏鏡人,桶後人員的另一項任務是,當摔桶機
移動時,使勁的跟著往前推。
稻穗脫穀後變稻草,稻草必須綑綁成一把一把(樟草),這項工作也是割稻人員該負責的,「樟草
」動作看似簡單,其實不然,從抓起到完成短短幾秒鐘中,不但量要準、要快、要紮實、而且姿
勢還要優美呢。
綑綁好的稻草形狀像似稻草人,分散排開放在稻田裡,等太陽曬乾後,才運回堆成草堆(草卜),
做為日常炊事火材,也有人收購去做為蓋屋頂之用。
今日農村生活富裕,炊煮燒水使用天然瓦斯,相當方便,因此收割後的稻草,大都由割稻機直接
斬碎或放置稻田裡曬乾後燒成灰,做為有機肥料。
中國東北有三寶:人蔘、貂皮、烏拉草。臺灣割稻班也有三寶:新樂園、檳榔、米酒頭。(前著保暖,後著提神)
談到「割稻飯」會讓人垂涎三尺,回味無窮。以前農村生活困苦,不到年節,三餐想有塊肉吃是
極為困難的,而「割稻飯」雖然也不是滿漢全席,但農家一來體卹割稻人員工作辛勞,二來也盼
望收割人員將稻穗處理確實,減少浪費,所以總會不吝煮頓拿手好菜,甚至將飼養的家禽,預留
到稻穀收成時才宰殺,作為「割稻飯」的菜色,而且割稻工作每天僱主不一,菜色也就日日不同
,佳餚田裡隨處一擺,大家圍成一圈,像似郊遊野餐,那種用餐方式,別有一番風味。
稻穀曬乾後,接下來是將結實(飽穗)跟不結實的篩選分類,同時處理掉雜草稻葉,這時候「風鼓
」就是最佳篩選利器了。風鼓上面有方型漏斗,出口處設有出量控制板,操作時後方人員以畚箕
裝稻穀倒入漏斗,前面人員右手搖動風扇,左手操作出量控制板,當風鼓搖動,結實的稻穀會落
在前面第一道出口,不結實的則掉落在後方第二道出口,空殼及葉楂從大風口飛出,風扇搖動不
宜太過用力,風力太大會將結實稻穀也吹向第二道出口,甚至從大風口飛掉,必竟稻穀重量有限
。經過篩選,結實(飽穗)的稻穀由農會收購,次級的做為飼養家禽飼料之用。
篩選後欲交農會的稻穀,以布袋打包,用布袋針穿麻繩縫密,這樣就大功告成了。
↑割稻班的前輩英姿 2009/12/06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