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da 數位暗房- 手札部落格
http://www.photosharp.com.tw//Blog.aspx?MId=1451      
文章內容
上一篇   下一篇
PS指令:Blend-If   (點閱1346519)
器材分類:Nikon 尼康 / 應用軟體 / 其它    日期:2008/5/17

PS指令:Blend-If

(本文試圖傳達的是數位暗房概念,不是一成不變的秘方。)

 

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, Blend-If 可能是功能最強、最經常被忽略的 PS 編輯工具之一。某些進階的 PS 書籍,偶爾也會談論這項工具,但經常語焉不詳。這篇文章是我由很多書籍內整理出來的內容,也包括我長久使用這項工具的心得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。

這篇文章分為 4 部分,首先說明這項功能的簡略概念,然後透過實際例子說明操作方法,再針對這項工具做詳細說明,最後談論這項工具的普遍運用。

概念

所謂的 Blend-If ,就是針對兩個圖層,根據某(些)頻道的亮度分配,調整影像上的每個部分究竟是由兩個圖層的哪個圖層顯示(詳見後文)。舉例來說,對於下面的圖 001-1 ,「兩個圖層」是指「 curve 」(曲線)圖層與「 Background 」(背景)圖層。我們試圖利用 Blend-If 控制最終影像的某個部分出現「曲線」圖層的畫素,其他部分則出現「背景」圖層的畫素;換言之,最終影像的每個畫素,都是按照 Blend-If 的控制,分別由兩個圖層的某個圖層顯示。有些複雜是嗎?可是,等你真的瞭解其功能之後,就會變得很簡單,甚至是一種直覺,而且可以幫你解決很多影像處理問題。

請參考圖 001-1 ,用滑鼠雙點「曲線」圖層的右下角(藍色箭頭標示處),就可以叫出該圖層的 Blend-If 對話窗。對話窗內,兩個圖層都分別有一個可供調整滑桿的位置(請參考圖 001 的綠色箭頭),分別標示為 This Layer (這個圖層)與 Underlying Layer (下面圖層)。根據預設狀況,「這個圖層」兩端的黑、白滑桿,分別位在 0 255 ,這代表「這個圖層」目前是完全顯現出來的。至於「下面圖層」,其兩端的黑、白滑桿,也分別位在 0 255 ,但這代表「下面圖層」目前是完全 沒有 顯現出來(這顯然符合我們的直覺,因為兩個圖層相疊,如果沒有經過特殊處理,自然是上面圖層全部顯現,下面圖層全部沒有顯現)。所以,「這個圖層」兩個滑桿所夾的區間,代表該圖層被顯示出來的部分;「下面圖層」的情況則剛好相反,兩個滑桿所夾的區間,代表該圖層 沒有 被顯示出來的部分。在預設狀況下,「這個圖層」的亮度由 0 255 都完全顯示,「下面圖層」的亮度由 0 255 都完全沒有顯示。這也是我們預期的情況,但可以被改變。

 

001-1

 

現在,請參考圖 001-2 的左圖, This Layer (這個圖層)的黑色滑桿調整到 50 ,白色滑桿調整到 195 ,所以該圖層亮度介於 50 195 的部分 顯示出來,這隱含意味著「這個圖層」的 0 50 (黑色滑桿左側)與 195 255 (白色滑桿右側)部分 不會 顯示出來,所以這兩個部分在影像上顯示的內容,將來自 Underlying Layer (下面圖層)。因此,在圖 001-2 左圖的滑桿設定之下,影像顯示的內容是來自於兩個圖層如同紅色箭頭標示的混合情況。

接著,讓我們觀察圖 001-2 的右圖部分。現在,我們調整 Underlying Layer (下面圖層)。根據稍早的說明,下面圖層兩個滑桿所夾的區間,代表該圖層 沒有 被顯示出來的部分;所以,目前設定代表下面圖層的 80 190 部分不會顯現,這意味著兩件事:第一,「下面圖層」顯示在影像的部分包括 0 80 190 255 (也就是兩個滑桿沒有夾的部分);第二,「下面圖層」沒有顯示的部分( 80 190 )必須由「這個圖層」顯示。所以,在圖 001-2 右圖的滑桿設定之下,影像顯示的內容是來自於兩個圖層如同綠色箭頭標示的混合情況。

可是,這方面的控制究竟有什麼用呢?

 

001-2

 

案例

請參考圖 002 的左圖,這是原來影像。針對這個影像,複製圖層,將複製圖層的混合模式改為 Multiply (藍色箭頭標示處),於是整個影像變暗了(參考圖 002 的右圖)。

002

 

 

現在,我們想要做的是,讓 Multiply 的變黑效果(也就是 Layer 1 的影響)侷限在紅花綠葉之外的部分,至於紅花與綠葉本身則儘可能維持原來背景圖層的狀況。 當然,我們可以透過很多方法辦到這點,但此處準備採用 Blend-If 指令。

請參考圖 003 ,在 Layer 1 圖層的右下角(藍色箭頭標示處),用滑鼠點兩下,如此可以叫出 Blend-If 對話窗。 在這個對話窗內,紅色箭頭標示處,可以選擇 4 種頻道:灰階、紅色、綠色與藍色。此處,我們選擇紅色頻道來控制「花朵」的部分(為什麼?下文會解釋詳細的理由,但此處可以稍微提一下。我們現在想透過 Blend-If Multiply 的變黑效果侷限在「非花朵」的部分,所以需要找到一個頻道,其「花朵」與「非花朵」之間的差別最大。這是哪個頻道?如圖 003 顯示的,答案顯然是紅色頻道)。

 

003

 

現在,我們把「這個圖層」( This Layer )右端白色滑桿由 255 移到 130 ,將發現影像的花朵部分變亮了,但其餘部分仍然維持很暗,換言之,花朵部分不再受到 Multiply 圖層 Layer 1 影響。根據對話窗顯示,紅色頻道亮度介於 0 130 的部分,是由「這個圖層」( Layer 1 )顯示,紅色頻道亮度介於 130 255 的部分,則是由「下面圖層」顯示。這正是我們想要的:紅色頻道比較暗的部分(非花朵部分),由 Layer 1 顯示;紅色頻道比較亮的部分(花朵部分),則由「背景」圖層顯示。想想看。

另外,如果電腦鍵盤按住 Alternative ,就可以利用滑鼠讓 130 位置的白色滑桿一分為二,左端仍然設在 130 ,右端可以擺在 145 (請參考圖 003 的綠色箭頭),這代表 130 145 之間為過渡(這個區間會同時呈現兩個圖層),如此看起來才不會太突兀。

現在,花朵的部分變亮了,接下來要考慮「葉子」的部分。首先,請問:「葉子」與「非葉子」的部分,哪個頻道的差異最大?請觀察圖 004 ,答案應該是綠色頻道。所以我們繼續在相同的 Blend-If 對話窗內,點開綠色頻道(圖 004 的綠色箭頭標示處),把「下面圖層」右端的白色滑桿調整到 67/80 的位置。使得綠色頻道亮度介於 67/80 255 的部分(也就是葉子部分),會由「下面圖層」的畫素顯現,結果葉子部分變亮了。

 

004

 

最後的結果如圖 005 顯示,左圖是原圖,右圖是經過前述處理,然後把圖層的 opacity 調整到 80 %(避免效果太突兀)。處理之後,整體看起來,影像的主題更凸顯了。

 

005

 

詳細說明

容我稍微重複一下。在 Blend-If 對話窗內,當「這個圖層」的黑、白滑桿位在兩端,代表這個圖層完全 顯現 出來;當「下面圖層」的黑、白滑桿位在兩端,代表下面圖層完全 沒有顯現 出來(這是理所當然的,因為兩個圖層疊在一起,原本就應該顯現「這個圖層」)。所以,「這個圖層」的滑桿調整,會讓原本顯現的某些部分隱藏,被隱藏的部分取代為「下面圖層」。反之,「下面圖層」的滑桿調整,會讓原本沒有顯現的某些部分呈現出來,這些呈現出來的部分,將取代「這個圖層」原本顯現的對應部分。對於先前討論的案例,我們也可以讓「這個圖層」的滑桿保持不動,只需要調整「下面圖層」的白色滑桿,讓原本沒有呈現的下面圖層「花朵」部分顯現出來,取代「這個圖層」的花朵部分。所以,不論調整「這個圖層」或「下面圖層」,大體上都可以達到相同結果。至於理論上究竟應該調整「哪個」圖層,稍後會解釋。

現在,想必各位已經大概瞭解 Blend-If 的功能。接下來要回答幾個問題,以及一些補充說明。

1. 如何選擇Blend-If想要調整的頻道?

Blend-If 對話窗,如何由 4 個頻道內挑選:灰階( Gray )、紅( Red )、綠( Green )與藍( Blue )。灰階影像就是我們透過 PS Image>Mode>Grayscale 所產生的灰階影像(大約是 30 R-60 G-10 B )。

如何尋找最適當的頻道?答案很簡單,對於我們想要分離的東西,觀察「頻道面版」的 3 個頻道灰階影像,選取黑、白最分明者。就先前的例子來說,如果要分離「花朵」與「非花朵」,所以應該選取這方面差異最大者:紅色頻道;如果要分離「葉子」與「非非葉子」,所以應該選取這方面差異最大者:綠色頻道。

或者,我們可以再考慮一個例子。人像攝影為了強化細節,通常會採用 G 頻道的亮度資料取代所有頻道,因為人像通常是 G 頻道的細節最好。請參考下一頁的圖形,我們把原圖的 G 頻道複製到「這個圖層」(可以透過 Image > Apply Image ,把背景圖層的 G 頻道,複製到複製圖層的綜合頻道),並將其混合模式改為 Luminosity (紅色箭頭標示),使得「修改」圖形的亮度資訊完全來自 G 頻道,色彩資訊則仍然來自「原圖」。比較「原圖」與「修改」,後者的臉部細節明顯突出(這是我們想要的效果),但也因此產生一個問題:修改之後,嘴唇的洋紅太飽和了(這是我們不想要的)。稍後如果進一步做影像處理,嘴唇的色彩會愈來愈偏紫或深洋紅;所以,現在必須先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。換言之,我們對於「修改」之後的影像很滿意,但其嘴唇需要改回「原圖」的模樣。如何辦到這點?沒錯! Blend-If !可是,叫出 Blend-If 對話窗之後,如何決定採用哪個頻道呢?答案:這取決於哪個頻道的灰階影像,其「嘴唇」與「其他部位」的差異最大。

請參考圖 006 顯示的 3 個灰階影像。請問:哪個頻道的灰階影像,其「嘴唇」與「其他部位」的差異最大?沒錯!就是它!綠色頻道。針對 Blend-If 圖形,選取「這個圖層」,把左端黑色滑桿往右移到 90 104 位置,隱藏 G 頻亮度最暗的部分(也就是嘴唇),讓嘴唇恢復「下面圖層」(原圖)的模樣。(此處沒有顯示相關調整。)

 

006

 

2. 既然「這個圖層」與「下面圖層」的滑桿調整都可以達到類似目的,究竟應該如何選擇?

如同我們稍早談到的,不論調整「這個圖層」或「下面圖層」,通常都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,而且兩種結果非常類似。雖說如此,但就理論上來說,還是有差異的。原則上,我們應該就「動態區間」( dynamic range )較大的圖層做調整,因為動態區間愈大,相關的控制愈精準。考慮先前花朵的案例,「這個圖層」的動態區間顯然較大,因為 Multiply 使得暗部愈暗,但亮部的亮度沒有顯著變化。「人像」的例子也是如此,「這個圖層」的動態區間較大。所以,這兩個例子,理論上都應該調整「這個圖層」;可是,就實務上來說,即使調整「下面圖層」,效果也應該很類似。

 

3. Blend-If的頻道可以做重複選取。 譬如說,我們最初討論的例子,我們可以先根據紅色頻道調整花朵 - 非花朵部分,再根據綠色頻道調整葉子 - 非葉子部分。

 

4. 關於Blend-If的操作,Lab空間提供非常重要的另一層面控制 。任何對於色彩修正有興趣的人,絕對都應該花點精神研究 Lab 空間,不過這是題外話。

 

RGB 空間進行 Blend-If ,效果好或不好,基本上取決於 R-G-B 3 個頻道的灰階影像,是否存在我們需要的 濃度 明暗程度 )差異。換言之,考慮進行 Blend-If 的時候,我們首先要觀察色頻面版,研究一下,看看 3 個灰階影像是否存在我們需要的性質。可是,我們想要選取的東西,往往不存在 濃度(亮度) 差異,而存在 色彩 差異,那麼轉換到 Lab 空間做 Blend-If 或許更恰當。讓我們稍微解釋一下 Lab 空間的相關性質。

Lab 空間,影像有 3 個頻道, L 頻、 a 頻與 b 頻。頻 L 代表明亮程度。 a 頻控制「洋紅」與「綠」, a 頻的灰階影像, 50 %灰色代表中性。灰階低於 50 %灰色(比較亮者),代表「洋紅」成分大於「綠」;灰階高於 50 %灰色(比較暗者),代表「綠」成分大於「洋紅」。 b 頻控制「黃」與「藍」, b 頻的灰階影像, 50 %灰色代表中性。灰階低於 50 %灰色(比較亮者),代表「黃」成分大於「藍」;灰階高於 50 %灰色(比較暗者),代表「藍」成分大於「黃」。

讓我們繼續運用前文談到的花朵案例來說明。把影像轉換到 Lab 空間,但這次讓「這個圖層」代表曲線,曲線不做調整,只是把混合模式改為 Multiply ,使得整個影像變暗。我們打算透過 Blend-If 調整,讓花朵部分恢復「下面圖層」的原始狀況。

請觀察圖 007 最右側的兩個灰階影像,分別是 a 頻與 b 頻的影像。首先看 a 頻,花朵部分很亮,代表這部分的「洋紅」成分遠超過「綠」,葉子部分很暗,代表該部分的「綠」成分遠超過「洋紅」,其餘部分則大體上是中性( 50 %灰色)。所以,如果只想調整花朵部分(不含葉子),那麼 a 頻很適合做 Blend-If ,因為花朵與其他部分的色彩存在明顯差異。 b 頻呢?花朵有明顯的「黃」色成分,所以很亮。可是,葉子呢?葉子也有明顯的「黃」色成分,也很亮。所以,就 b 頻而言,可以用來同時調整花朵與葉子,但背景的黃色部分也很顯著,利用 b 頻做 Blend-If ,某些葉子部分恐怕會有問題。

 

007

 

所以,首先處理 a 頻的部分,在「這個圖層」(換言之,混合模式為 Multiply 的曲線圖層)叫出 Blend-If 對話窗,選取 a 頻,調整右端白色滑桿(最右端代表 a 頻最亮、洋紅程度最深者)到 128 147 ,讓「這個圖層」的洋紅成分完全隱藏,取代為「下面圖層」的洋紅,結果是圖 008 ,花朵部分恢復「下面圖層」的狀況(比較亮),其餘部分則呈現「這個圖層」的狀況( multiply )。

 

008

 

當然,目前這個例子也可以調整「下面圖層」最右端的白色滑桿(移到大約 128 140 的位置,下圖沒有顯示),讓「下面圖層」原本沒有呈現的洋紅成分,重新顯現出來。

接下來,為了讓葉子恢復明亮,可以針對 b 頻做處理,但效果可能不如 RGB 空間理想。請參考圖 009 ,左圖是在 RGB 空間處理的,右圖是在 Lab 空間處理。(請注意,我們之所以透過這個例子說明,只是基於方便考量。事實上,就目前這個花朵例子而言,應該選擇在 RGB 空間處理 Blend-If ,因為花朵部分的 R 頻道性質顯然優於 Lab 空間的 a 頻,葉子部分的 G 頻道性質更勝過 Lab b 頻。)可是,很多情況下, Lab 空間更適合處理 Blend-If ,特別是「洋紅」 - 「綠」 - 「黃」 - 「藍」等色彩明確的影像,例如風景的藍天、人像的膚色……等。(有些人可能會想,對於先前的紅花綠葉影像,我們可以先在 RGB 空間根據 R 頻與 G 頻調整 Blend-If 然後在圖層沒有合併的情況下 ,轉到 Lab 空間做進一步的 Blend-If 控制。事實上,根據我瞭解,這是辦不到的。至於為什麼?各位可以自己試試看。)

 

009  

 

運用範圍

Blend-If的運用範圍,幾乎只受限於想像力 凡是可以運用在圖層上的操作,都可以透過這個工具做處理。以下考慮一些色彩修正經常碰到的狀況。

1.    銳利化。我們可以在複製圖層進行銳利化,然後叫出 Blend-If ,針對綜合頻道( Grey ),把「這個圖層」左、右兩端的滑桿都稍微往中間移動,使得銳利化只作用在中間調,不會作用在暗部與亮部(因為影像的暗部與亮部通常最不適合銳利化)。我們甚至可以藉此控制銳利化的光暈( halo )程度。

2.      反差。很多情況下,我們想要強化影像的反差,但又擔心亮部爆掉或暗部阻塞。若是如此,我們也可以透過 Blend-If 做調整,避免亮部與暗部受到反差調整影響。

3.      其他如 Level Curve 、色相 ∕飽和 、……任何濾鏡……以及可以想像的一切,相關調整都可能採用 Blend-If

 


內部引用此文章 》 外部引用網址: 由於外部引用的廣告太多,暫時關閉外部引用的功能 !! 上一篇   下一篇
回應列表 ( 0 )
欲回應請先 登入

引用列表 ( 0 ) 為避免不當廣告,新的引用預設為隱藏,作者本人開啟後,其它網友才能看見。
  此文章未被引用

印象工場 攝影家手札 版權所有 © 2008 Photosharp Taiwa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